產品分類
Products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急劇增加。據估算,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約為180萬噸,而且年增長率大于16%,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型城市與地區,污泥出路問題已經十分突出。
污泥的穩定化處置是必要環節,因為生物污泥含有的原污水固體物質約占30%~50%,約合原水COD的40%;混合污泥含有的原污水固體污染物質約占50%~70%,約合進水COD的50%。未經穩定化的污泥面臨有機物的腐敗、嗅味等二次污染風險,如果回到水體,這些相當于原水中40%~50%的COD會污染水體,導致減排目標大打折扣。
只有去除有機物,對污泥進行穩定化處理后,才有可能實現后續處置目標。在歐洲,很多國家對出廠污泥的含水率要求并不高,有的甚至可達97%,其原因就是前期做了充分的穩定化處理,大大降低了環境。
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污泥處理兩大瓶頸
生活污水處理廠中,重金屬含量低的污泥土地利用是目前經濟、低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技術路線之一。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質,氮磷鉀營養物質,利于后續的資源化利用,尤其是磷含量豐富,污泥產品可滿足農業20%~30%的磷需求。然而,污泥土地利用面臨的zui大瓶頸是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在重金屬控制方面,德國做得較好。1977年以后,德國的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屬都呈下降趨勢,銅、鎳等元素的含量zui近幾年基本趨于穩定。究其原因,德國污泥處理費用較高,主要通過水費覆蓋,企業若想zui大程度降低成本,*的是做好污泥穩定化。并在此基礎上,將污泥進行土地利用,實現資源化。資源化是污泥處理處置的必然選擇之一,穩定化則是污泥土地利用的核心。
污泥土地利用的另一個瓶頸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會轉移到污泥中,并在污泥處理過程中具有遷移規律。這是否會增加未來污泥土地利用的風險,目前在上是一個還未定性的問題。
污泥土地利用是不可回避的現實
目前,美國的污水處理廠每年產生約560萬噸干污泥,其中大約60%用于農業利用;日本年產污泥223萬噸,其中131萬噸建材利用,35萬噸進行農用;英國和法國每年產生的污泥,也有60%是進行土地利用。總體來看,歐洲各國有52%的污泥進行土地利用,具體比例取決于各國的具體情況。
在我國,在做好重金屬控制、做好消毒工作,制定科學實用的標準并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污泥的土地利用有較好的前景。生活污水污泥土地合理利用,可實現污泥資源循環利用,符合未來低碳發展方向;要真正解決我國的污泥難題,相當部分的污泥穩定處理,土地利用是必經之路。
污泥作為污水處理工藝的產物,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其組成、性質的復雜性及處置新政策決定了其處置的難度,對技術提出嚴峻挑戰。我公司從美國引進污泥干餾技術,以污水廠產生的污泥制造生物碳,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處置,使污水處理廠掌握了實施污泥處理項目的主動權,并使污泥處理項目實施具有了可操作性以及可控性。本文主要在分析污泥處置現狀的基礎上,引出我司的污泥干餾技術,著重介紹了污泥干餾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由于其具有污泥處理和能源回收的雙重效果,發展前景好。
(來源: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整合)
文章鏈接: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7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