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Products 環保部近期公布《2013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與以往的半年環境質量狀況通報相比,今年的《環境質量》在地表水水質一章,增加了地表水重金屬污染的內容。《環境質量》顯示,2013年上半年,12個地表水國控斷面(點位)共出現22次重金屬超標現象。其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均出現超標,從污染指標看,汞超標頻次zui多,其次是砷。
環保部披露我國地表水重金屬污染情況
當前,重金屬是造成我國水污染的主要“兇手”之一。前段時間“鎘大米”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社會反響十分強烈。對于公眾來說,現在zui要緊的不僅是追尋毒大米的去向,也該思考我們如何能避免鎘污染。因為“鎘大米”事件折射的不僅是大米食用安全問題,更是反映了全國日益緊迫的地表水重金屬污染現狀。
今年的《環境質量》在地表水水質一章,增加了地表水重金屬污染的內容。環保部監測司司長羅毅解釋增加這部分內容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務院關于環境監測信息公開的要求,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羅毅進一步指出,以往環保部門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監測限于傳統的污染物指標,而對重金屬監測較少,而隨著前年《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環保部門對重金屬的監測已經屬于環境監測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污染指標看,汞超標頻次zui多,占總超標次數的50.0%;其次是砷,占36.4%。各超標斷面(點位)重金屬污染程度不同,汞超標倍數在0.2倍-9.0倍,zui大超標斷面出現在陜西省渭河興平斷面;砷超標倍數在0.2倍-0.9倍,zui大超標斷面出現在內蒙區達賚湖甘珠花斷面;硒超標倍數在0.2倍-1.0倍,zui大超標斷面出現在江蘇省洪澤湖蔣壩鎮斷面;鎘超標倍數在0.8倍-3.0倍,zui大超標斷面出現在安徽省派河肥西化肥廠下斷面;天津市海河海河大閘斷面鉛超標倍數為0.8倍。
重金屬污染企業監測*
重金屬污染危害嚴重,其防治迫在眉睫,而重金屬污染重點企業的監測更是*。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指出,之所以存在重金屬污染物偷排現象,根源在于企業在治理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上面的動力不足。而造成動力不足的原因還是違法成本較低,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監管、處罰不力度不夠;二是重金屬污染物治理成本較高。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低環境標準,企業因此每年可以節省減排成本上萬億元。如果按照不污染環境的原則,提高排污標準,估計企業要虧損一大半。但是,透支環境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如果排放的都是“合格”的污水,水體都被污染,由此帶來土壤污染、食物污染,就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存。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水循環與水文研究室主任宋獻方表示,重金屬污染主要是開礦引起的,目前技術上一般通過生物吸附、化學及物理的辦法進行消解,從技術上不存在問題,但成本很高。不少地方處于局部利益和較高治理成本,不愿進行重金屬治理。
不過好消息是,繼《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后,環保部正在修訂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有望在年內公布征求意見稿。此外,《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在緊張制定中。有人士透露,這個行動計劃的投入預計達到2萬億元。
現在,總在講轉變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應該把這些目標落到實處,落實到提高排放標準上。污水治理要達標并不難,辦法很多。不僅是末端治理,還可以進行循環利用、減少排放,同時通過技術升級,采用清潔技術,就可以從源頭減少污染。